中藥課堂:松子(下)
上回說到,松子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兼備,不僅是美味可口的干果類食品,也是延年益壽、美容養顏的養生保健佳品。
在中國,松子已有3000多年的食用歷史,古人也早已認識到它的藥用價值。早在五代時期《日華子本草》,已記載松子“逐風痹寒氣,虛羸少氣,補不足,潤皮膚,肥五臟”;明代藥王李時珍,對松子的藥用價值也有極高的評價,認為其能“潤肺,治燥結咳嗽;主治骨節風、頭眩,去死肌、變白,散水氣,潤五臟,逐風痹寒氣,虛羸少氣補不足,肥五臟,散諸風,濕腸胃,久服身輕,延年不老?!?/p>
中醫認為,松子味甘、性微溫,歸肝、肺、大腸經,其氣香質潤,富含油脂,既能潤滑大腸而通便,用于腸燥津枯引起的便秘;又能滋陰潤肺而止咳,用于肺燥咳嗽,干咳痰少;還能滋潤肌膚,潤澤皮毛,用于肌膚失潤引起的皮膚干枯粗糙,暗淡無光。除此以外,松子還可用于血燥生風引起的眩暈、風痹等。
松子雖好,但并非人人適宜,如果您是痰濕體質人群,平素脾虛便溏,咳嗽痰多,則須謹慎食用,不宜多食。
今日推薦——松子煎餅
材料(2-3人份):
雞蛋2~3個,面粉200克,松子、蔥花少許,食鹽、胡椒粉、花生油適量。
做法:
(1)面粉中加入雞蛋、清水,和成面漿,再入食鹽、胡椒粉、蔥花混勻。
(2)熱油起鍋,把面漿分次倒入,攤成圓餅,撒上松子,煎熟即可。
欄目特約養生專家、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
專家點評:
松子含有豐富的亞油酸,其是人們平常推崇的Ω-3脂肪酸的前體。同時,松子富含油脂,對于便秘人群還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。松子煎餅制作簡單,且飽腹感強,特別適合工作繁忙、長期久坐的白領人士作為早餐食用;對兒童還有益腦的功效。
本期當值藥師:
向俊,廣東省中醫院臨床中藥師,中藥學碩士。擅長:中藥藥物咨詢,包括常用中藥煎煮服用方法、配伍禁忌、合理用藥咨詢,常用中藥飲片鑒別,常用毒性中藥研究,中成藥用藥咨詢等。
“每日一膳”欄目由南方日報攜手廣東省中醫院聯合推出,根據時令,每天為讀者奉上一道或湯、或菜、或茶的養生膳食。掃一掃二維碼,可上傳養生菜式參與“粉絲靚菜”評選,或請專家團隊為您私人定制養生膳食。
【記者】嚴慧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