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兒時聽外祖父吟誦古詩詞,到如今成為一名語文教師、詩人,詩歌伴隨著韶關市翁源縣作家協會副主席、翁源縣書堂詩社社長吳化勇走過了大半輩子。
1977年,吳化勇出生于湖南慈利縣的一個貧困家庭。因家庭變故,一度輟學五年,17歲才重新回到課堂。吳化勇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,在半工半讀的狀況下,堅持了十年。2003年,大學畢業后,他在韶關翁源扎下了根,成為龍仙中學一名語文教師。
憑借著對古典文學和詩歌的熱愛,工作后的吳化勇充分利用閑暇時間,研讀古籍。此后十余年間,筆耕不輟,扎根山區詠唱詩和遠方。自2012年起,他開始活躍于全國詩詞界,小有名聲,在各項詩歌比賽中屢獲佳績。2018年,吳化勇獲評廣東省基層宣傳文化能人。
為挖掘翁源深厚的詩詞文化底蘊,2015年,吳化勇等七人發起成立翁源縣書堂詩社,吳化勇被推舉為社長。
“翁源詩歌創作氛圍濃厚,自2015年結社以來,書堂詩社發展迅速,目前已有詩友230多人,成員皆以粵北翁源籍為主?!眳腔陆榻B,書堂詩社制定了“承大雅、敦詩教、扶禮樂、易風俗”的宗旨。成立以來,書堂詩社已舉辦各類詩詞文化活動數十次,大中型采風60多次。
“希望書堂詩社成為‘寫翁源的詩、翁源人的詩’的社團組織,發揮詩歌的育人作用,在翁源培育濃厚的文化氛圍?!眳腔抡f。
在詩社的帶動下,翁源縣本土社員創作激情高漲,創作了以翁源本土題材為主的詩詞文賦作品數千首。其中,《書堂石》2015年及2016年的詩詞年刊,收錄了詩友3000多首以描寫翁源人情風物為主的詩詞作品,受到一致好評。
結合書堂詩社的“詩詞進校園”計劃,吳化勇把詩詞教學引入學校,在龍仙中學、翁源中學、壩仔中學開展詩詞格律培訓課,有50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學習詩詞寫作。
“通過詩詞創作課,給師生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學習、交流、創作平臺,提高國學文化素養,為打造翁源詩詞之鄉、弘揚國學傳統文化打下基礎?!眳腔抡f。
從2016年開始,吳化勇著手在龍仙中學進行詩詞、國學文化的推廣,為校園文化建設助力。如今,在龍仙中學,校園文學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。自2015年,由校友贊助的“龍吟杯”校園文學大獎賽,分為校友、教師、學生三個組,已連續舉辦兩屆,點燃了師生們的文學激情。
南方日報記者 范永敬 葉志強